移栽苗木的檢查與養護
錄入時間:2013-11-01
點擊次數:455
苗木的移栽養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大樹移栽后,一定要加強后期的養護管理,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證其成活。一般來說第一年是最關鍵的時期,但對于生根較難、珍貴稀有以及樹齡較大的苗木在第二、三年仍然要求精心的養護。所以要得到較高的成活率和較好的生長勢就離不開苗木移栽后的及時檢查和適當養護。本文針對苗木移栽后的檢查和養護做以下介紹:
一、檢查的必要性:
檢查的作用有三點:一是可以驗證前期的工作是否合理和及時。
二是可以全面了解移栽苗木的過渡狀態,為以后的操作奠定基礎。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可以及時地采取措施對于樹勢衰弱甚至是瀕臨死亡的樹木進行挽救,以確保其成活。
二、時間選擇:
苗木的檢查應該貫穿于苗木移植養護的每一個時期,特別是針對一些珍貴、規格較大的苗木,一定要定期進行檢查和養護。同時,也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重點的檢查,現將幾個重點時期列舉如下:
1.移植后一周內,即在苗木移植后澆第一次透水和澆第二次水之間,此階段樹體出現異常情況的幾率較小,主要是檢驗苗木在栽植過程中與土壤的緊實程度以及土壤的保水、排水狀況,為以后的養護奠定基礎。
2.5至6月份,氣溫升高,空氣濕度大,陽光充足。移栽的苗木也開始陸續萌芽,此時是苗木成活與否的關鍵時期。此階段應該對移植的苗木進行徹底的檢查,特別是對于萌芽不正常和不萌芽的苗木,應該視為重點檢查的對象。
實踐證明,在此階段對樹體進行化學藥劑處理和養護,很容易被樹體接受,促進成活和生長。
3.對于苗木生長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異?,F象,都應進行仔細檢查,查出真正原因,采取措施,進行補救。此階段的補救一定要及時,否則極易引起苗木死亡。
4.越冬前的檢查。越冬前的檢查尤為重要。只有經過仔細認真的檢查,了解樹體狀況并采取科學合理的越冬養護措施,才有可能保護好新移植的苗木順利越冬。特別是針對一些珍貴稀有以及規格較大的苗木,更應做好該項工作。
三、檢查項目及順序:
1.土壤:(1)檢查較大苗木特別是全冠樹是否有支撐或支撐是否牢固,以免大風吹刮造成根部與土壤松動分離,致使樹勢衰弱。
?。?)檢查苗木是否種植過深或覆土過多,以免造成根系窒息,導致生根不良或者根系腐爛、死亡。
?。?)了解土壤情況,如土壤密實度如何、是否有積水以及排水狀況是否良好等。
?。?)掌握好土壤的濕度:首先要檢查移栽苗木土壤層20至40厘米的土壤濕度。因為是新移栽苗木,其土壤濕度是關系苗木生根快慢的主要因素之一,土壤濕度應該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50%至60%之間。過濕或者過干都不利于苗木的成活。土壤過濕極易導致苗木根系腐爛,難生根甚至死亡。土壤過干不利于根系吸水和生根,長時間也易導致植株死亡。
2.樹體整體狀況:樹體整體狀況的觀察比較簡單,根據樹體情況可以簡單把苗木分為四類:生活力強、生活力弱、局部枯萎、整體枯萎。要針對樹體和環境條件以及栽培措施進行分析,采取恰當的養活措施,并對生長不良的苗木進行養護或補救。例如,對于局部甚至整體枯萎的樹木,要綜合地分析其出現的原因。雖然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從總體上來說,根系的好壞是最主要的原因。一般來說,苗木從頂端向下枯萎是主根出現問題,應及時處理,否則極易死亡;苗木中端出現枯萎是地下50厘米內的樹根出現問題;苗木某一枝條或者某一部分枝條出現枯萎,可能是此部分枝條垂直投影方向上的根系出現問題;苗木下端出現少量枯枝多是由于光合作用受阻造成。發現以上狀況后,最實用的方法就是用促進根系生長、修復的藥液進行灌根,效果明顯。
3.觀察萌芽和展葉情況:(1)觀察苗木是否萌芽、萌芽速度、芽體的健康狀況等。
?。?)展葉時葉片是否完整,是否有扭曲、焦邊枯萎或非正常脫落等現象,葉片的顏色是否正常。
?。?)葉片如有卷曲或焦邊現象,應及時用掏洞法查看根系土壤、積水等情況。樹木發生問題,葉片的癥狀只是表象,根的好壞才是樹木成活以及生長勢強弱的關鍵。
4.樹皮的顏色及鮮艷度:樹皮的情況因樹種以及土壤情況的差異略有不同,但是如果用來鑒別新移栽(根系不好)的苗木的生長勢也是有一定借鑒意義的,主要是觀察樹皮的顏色和鮮艷度,從而確定樹體內自由水分的多少,進而來判斷樹勢。具體情況見下表。
5.檢查樹干及枝條:檢查樹干及枝條是否有破損或修剪不當,以免病菌從傷口侵入樹體內部,造成樹木衰弱。
四、養護措施:1.結合藥物灌根進行合理的水分管理:
移植后的大樹,根系受到嚴重的損傷,特別是土球內的老根,一般沒有吸收功能,并且再生能力差,新根形成較慢,從而導致吸收能力差。但地上部分仍然進行著各種生命活動,要求消耗大量的水分、養分。此時一般通過大樹本身的水分和養分來平衡。所以在土球內的老根萌發新根之前,一定要注意好水分的管理,否則,極易導致苗木的生長勢衰弱甚至死亡,澆水不宜過多或過少。如果水分過多,因植株原有根系吸水能力較弱,土壤長時間處于濕潤或飽和狀態,極易產生濕害、澇害,影響苗木活力,甚至導致苗木死亡。如果水分過少,使植株長期處于干旱狀態,根系既無法吸水,又不利于新根的萌發,植株更容易失水死亡。所以在生根之前,要盡量保持土壤的水分介于濕潤和干燥之間,且要偏濕潤。生根后,進行正常的水分管理,澆水要掌握“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保持土壤含水量在最大持水量的50%至60%之間。
注意事項:(1)切忌不可澆水澆得過多,否則易引起土壤板結,不利于生根,對以后的養護管理造成一定的難度。
?。?)對于根部水分較少、出現根系腐爛且仍未生根的苗木,應用藥物灌根是較為理想和有效的方法。藥物一般分為兩類,促進生根的激素物質和殺菌劑。相對來說,生長勢比較弱的樹木,施藥濃度要偏低。
?。?)如果樹體根系發育不良甚至腐爛情況較重,一定要控制好土壤濕度。必要時挖開種植穴進行晾曬,待其土壤濕度在50%左右時可進行藥物灌根,促進其生根生長。并且在有雨的天氣對地表用薄膜進行覆蓋。
?。?)注意排水,無論是何種狀況形成的積水,都要及時進行排除。
2.噴灑蒸騰抑制劑:蒸騰抑制劑可以降低苗木的蒸騰速率,且對光合速率和生長影響不太大。根據作用機理和性質,可分為三類:代謝型:能減少保衛細胞膨脹,使氣孔張開度變小,如黃腐酸、甲草胺、阿特拉津等。也有改變保衛細胞質膜透性,使水分不易滲出的,如烯基琥珀酸等。
薄膜型:使用后可以形成單分子薄層,防止水分散失,如長鏈的醇類、硅酮等。
反射性:可以反射光,使用在葉面上,可以增加反射光,降低葉片溫度,從而減少蒸騰,如高嶺土等。
目前市場上有大量的抑制蒸騰藥物供應。其中有單一作用機理的,也有多種不同作用機理相結合的,不失為一種較佳的輔助手段。特別是在規格較大、珍貴稀有以及古樹上使用,可以促進樹木的成活。
注意事項:(1)蒸騰抑制劑為輔助措施,不可忽視其他正常的管理。
?。?)蒸騰抑制劑不僅可以促進苗木成活,還可以保持苗木有良好的生長勢,促進其旺盛生長。但是要注意必須在移栽養護的前期施用,過晚效果不明顯。
3.樹體包裹:
苗木經裹干處理后,既可避免強光直射和干風吹襲等造成的樹干、樹枝的水分的大量蒸發,保持樹體的內部水分,又可調節枝干溫度,減少夏季高溫和冬季低溫對枝干的傷害,是養護中經常施用的方法之一,主要可分為以下三類:
第一類,用草繩從樹干基部纏繞至頂部,主干和粗壯的分支也要注意盡量包裹,然后用水噴濕,以后時常向樹干噴水,使草繩始終處于濕潤狀態。該方法有利于樹體和樹干的發育,但操作困難。特別是地面容易產生大量積水,影響土壤濕度,進而影響樹體成活。
第二類,用草繩包裹樹干,然后噴水,再用塑料薄膜封閉,強制性保溫保濕。該方法比單獨用草繩保濕更均勻有效,能將不良天氣對大樹的影響和傷害降到最低程度。在樹木生長穩定后,方可揭下薄膜。
第三類,用薄膜包裹。在苗木樹體保濕的各項措施中,以包裹薄膜最為簡單也是切實有效的,是一種很好的保濕、促活措施,特別是針對即將失水和部分失水的苗木,效果顯著。但要注意經常觀察樹體萌芽狀況,做到及時揭膜且使用的時間不宜過長。
4.樹冠噴水:
主要以葉面和枝干噴水為主,噴水的優點在于不產生深層滲漏和地表徑流,既能減少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保持土壤結構,還能增加空氣濕度,避免高溫、干風對樹體的傷害,特別是針對內陸高溫及風大的地區,對樹木的成活有很重要的意義。此操作要注意,以葉面和枝干均勻濕透,且地表濕層不超過2厘米為宜。為防止樹體噴水時造成土壤含水量過高,可在樹盤上覆蓋塑料薄膜(噴水時,不提倡長時間覆蓋)。噴水的間隔時間要視當地的氣候、樹種等來確定。需要注意的是,樹冠噴水不能代替土壤灌水,如果忽視了土壤的濕度,更易引起樹木的死亡,所以一定要定期檢查,發現土壤干時,要立即灌水。
5.遮陰:
實踐證明,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搭陰棚是新移栽大樹最有效的樹體保濕和?;畲胧?。特別是在樹體衰弱時使用不僅可以降低樹冠溫度,還可以減少樹體水分的蒸發??筛鶕唧w情況選擇遮陰的部位甚至全冠遮陰,但是一定要注意陰棚的上方及四周要與樹冠保持50厘米左右距離,以保證棚內有一定的空氣流動空間,并防止樹冠受日灼危害。遮陰度的選擇要根據樹木的種類、生活習性以及樹體本身的情況而定。一般可選用的范圍為40%至60%。讓樹體接受一定的散射光,以保證苗木光合作用的正常進行。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遮陰雖然有利于樹體的保濕、成活,但是使用的密度過大、時間過長,不利于樹體的健康和營養物質的積累,甚至會促使植株徒長,不利于苗木枝條的木質化,所以在早秋條件適宜時一定要撤除,并輔以噴水等其他保護措施,以免枝條木質化不充實,從而養分積累不足而影響苗木的生長。